什么是非線性剪輯
第一個發(fā)貼,占個大沙發(fā)。
最近經(jīng)常有新入行的朋友在問這個問題。
什么是非線啊?非線性是什么意思?線性又是什么呢?
這里給大家舉個例子,希望看過之后能夠明白非線性和線性的區(qū)別所在。
什么是非線性呢?
答案要從線性開始講起。
其實線性和非線性的區(qū)別主要是從模擬和數(shù)字上來區(qū)別的。
和素材記錄的載體與編輯方式有關(guān)的。
當然我說的是電視。
傳統(tǒng)的電視剪輯是在錄像帶這個載體上制作完成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以前家里的錄音機如果需要錄幾首歌你是不是把磁帶剪開然后再用膠布粘在一起呢?——肯定不是。
那怎么辦呢?當然是只能一首一首順序著錄下去。
那么假如歌曲的順序想更換一下,比如不喜歡A、B、C而想聽B、C、A。
那只能重新錄制。
也就是說制作的過程因為載體的原因,只能按照一條線的方式順序進行。
不能打斷,所以也稱這種方式為線性記錄方式。
這是由模擬記錄方式的先天特性決定的。
非線性是怎么做的?
用數(shù)字化的方式,先進行素材的采集。
把模擬信號轉(zhuǎn)換成數(shù)字信號的方式,用01010110010的這種二進制編碼存儲在磁盤上。
還是以歌曲來舉例,大家都用winamp聽mp3,如果你想聽兩遍“忘情水”你是不是把這首mp3拷貝兩次呢?
肯定不用,只需要在winamp的playlist里面把“忘情水”的名字重復兩次就行了,歌曲還是那一首mp3。
假如不想聽A、B、C的順序,想聽B、C、A只需要在播放列表里面重新排列一下順序就好了。
不用去管其他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由于歌曲(素材)是以數(shù)字化的方式保存的。
我們只需要對它的名字進行管理進行編輯就可以了。
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受到巨大的限制。
究其根本:
模擬時代,記錄方式是連續(xù)的,不能間斷。
數(shù)字時代,記錄是以不連續(xù)的方式進行的,可以按照任意的順序去訪問。
其實大家也知道的,哪怕是一首mp3在硬盤上也不一定是連續(xù)存儲的,
不是有整理磁盤碎片一說嘛
而這正是線性和非線性的區(qū)別。
當然,最早的電影剪輯,也是非線性的,因為——
電影膠片是可以用剪刀剪開用漿糊粘貼的呀